beian
近几十年,“老子”一词和由其引申出来的“道家”学说极受时代及个人的青睐,受到理解和认识的不断深化,而关于老子及其“道家”学说的最根本的理论,那就是“道”的概念了。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,仆行随缘,超越自我,这些理论,无论是在实践中还是在理论上,都具有极其广泛的意义。
“道”,乃人道之基本。张择端先生说:“道者,本乎天下礼,而后一礼而为一国,故一国之事,本乎此礼,乃至天下礼也。”也就是说,一切行为都必须遵循道德义理,这就是“道”的本质。此外,平常心,四大天王,超凡入圣等等,也都是“道”的体现。
老子的“道”,不仅体现在行为表现,还体现在思想观念上。“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。”——这是《道德经》中第一句话。生而有一,而后分化成多,而那有物混成的“一”,就是“道”的一种。 借用道家的话说, 所有人都源于“道”,任何一个人都应当遵从自身的内在道,有则增加,无则减少,这就是道家学说的核心,也是老子所讲的“道”。
总之,老子的“道”,更多的是一种理念,一种概念,一种信念,它不强求,也不拘泥于表现;它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态度,一种智慧,享受一种超越自我的感觉,俯仰重现,张贴自如,守本致远。